09年4月,一抹绝对国色,一幅关于盛世的画作,一曲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国顶级人文会苑「十乐」尽情绽放。「十乐」致力将中国经典文化元素融入当代生活美学中,结合艺术、花赏、昆曲、花筵等不同媒介,重新诠释中华智慧本源,呈现人文雅宴系列的第一场「绝对国色·牡丹」,可谓城中盛事。
牡丹 · 艺术
牡丹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墨客竞相歌赋的花中之王,国色天香,是历代艺术重要的表现题材。
中国牡丹画始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其《洛神赋图》中画有洛河岸边上盛开的牡丹花。至唐代时,花鸟画逐渐成为独立的专门画科,而牡丹则成为花鸟画的盛行之风。「十乐」特邀大雅堂盛情呈现历代经典画作赏析,并结合当代艺术,演绎「牡丹中国」文艺复兴。大雅堂率先将二玄社专利科技高真复制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法帖引进国内,本次展示的书画包括: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徐熙的《玉堂富贵图》、恽寿平的《牡丹图》、吴昌硕的《牡丹怪石图》等名作。
旅德艺术家刘广云,为「十乐」特别创作了名为“整容”的系列作品。他的作品呈现出多样性的视觉形式,他的行动和思维游移在传统和当代,东方和西方之间,对文化身份的追问成为围绕在他作品中的一个主题。
华裔法国艺术家山飒,八岁时出版了她的第一册诗集《阎妮的诗》,1995年起,她以笔名山飒先后出版了法文长篇小说《围棋少女》、《女帝》等,其中《围棋少女》不仅摘取了龚古尔“中学生奖”的桂冠,而且至今依然畅销全球。山飒不仅视写作为生命,自始也特别钟情于绘画。作为画家,山飒师从绘画大师巴尔帝斯,她的作品继承了大师作品的精髓,因而经常与赵无极的作品相提并论。她的油画多使用“中国红”,色彩鲜艳、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而她的中国水彩作品,色彩绚丽、意境朦胧,此次在「十乐」展示的是她2007年创作的“Flower Dearm 花梦”系列作品。
当代艺术家廉学洺,以油画为语言,用自己对中国审美的理解,创作出的作品蕴含他“世间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唯有不变的是人们膨胀的欲望!”的理念。即使是娇艳盛开的牡丹,也以其独特的视觉符号,把曾经的伤痛,困惑和无奈,精准,诙谐,甚至残酷地表达出来。
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擅以光、声音、影像等媒介细腻刻划时间不同的情境光影,创造出如梦般的奇幻异境,深入当下感知与体验之间的交互辩证。他为「十乐」特别创作了名为「俪人行」的电子互动作品,将凝止于工笔花鸟画面中的绝色牡丹,赋予嫣然流动的生气。在观画赏花时,朵朵牡丹如迎接人的到访,雍容优雅地展颜绽放,邀请观众进入漫步花径的审美想象,醺然于春光妍丽的画境中。
牡丹 · 花赏
阳历四月,牡丹竞相绽放。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千古赞颂。亮丽如黄袍的“姚黄”,紫韵红腔不可双的“魏紫”,娇容三变的“赵粉”,绿玉值千金的“欧碧”,习称牡丹四大名种。面对品种盈千,就象一部读不完、看不厌的传世经典,使人思接千载,牵动着不竭的香艳。
花艺欣赏,自汉代开始盛于唐代。牡丹因其气韵华贵,花型丰满,色彩丰富,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到唐代已成为宫廷插花的重要花材。「十乐」特邀创意花艺师Lewey,用巧思和新锐的触感,颠覆传统,重新诠释牡丹花赏设计。
牡丹 · 昆曲
昆曲,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
著名的《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经典作品,创作于1598年,共55折,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英国同期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写于1595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东西巧合呼应。「十乐」特邀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沈昳丽、黎安等,现场表演经典折子「游园·惊梦」,聆听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缠绵迤逦。
牡丹 · 花筵
《行香子》中如此描述:“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晓山青的餐厅名也就如此而来,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悠远的文化气息。
晓山青精心呈现大中华养生御馔,在淮扬菜的基础上,顺应饮食需求和口味加以调整创新,以“三低二无(低油 低糖 低脂 无味精 无色素)”作为出品的准则,让菜肴“清淡不失美味,养生健康同行”。
此次牡丹宴以牡丹花入馔,以曲牌命名,以中医养生“五色养五脏”概念,贯穿菜品设计。
人间四月天,正是牡丹向世人绽放艳姿的盛开时节。在全球经济景气低迷的当下,「十乐」希望藉由牡丹「真国色」的王者气度与自信,提醒您调整心情,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期待下一个盛世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