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您所在的位置: 红酒客首页 > 葡萄酒资讯 红酒百科 亚拉河谷的美酒与野兽

亚拉河谷的美酒与野兽

来源: 新闻周报    作者: 梅子    2006-08-22 10:17:00


      提起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亚拉河谷就会想到葡萄美酒,亚拉河谷不仅以葡萄酒闻名,世外桃源般的氛围,更是前往当地旅游不可错过的部分。还有被誉为澳大利亚第一的野生动物园——希尔斯维尔野生动物保护区( Healesville Sanctuary ),荟萃了澳大利亚独有的许多珍禽异兽,让人大开眼界。


美酒醺香的葡萄山谷


      驾车由墨尔本中心向东行,不消一小时便会到达亚拉河谷。一路都有葡萄酒的香气,和葡萄一样优雅的景致。远远望去,谷天一线间,白云朵朵,山谷全部覆盖着碧绿的青草,隔着车窗仿佛都可以闻到鲜草的清香。一群群的马、牛、羊或漫步山坡或闲卧草地或悠然地吃着青草,沐浴着暖暖的午后阳光,这样的生活安逸之极,多么幸福的牛羊!
      参观葡萄园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享受,那一垄垄被整齐划一的葡萄藤蔓盖满了山坡,垄上的葡萄藤蔓千丝万缕从山头分披下来,如非洲少女精心编成的美丽精致的发辫。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展现给你的都有不同的色彩和图案,尚未闻到馥郁的醇香,心就已经陶醉了……在此处美景前,多少形容词都显得苍白,如果你看过《云中漫步》,那你可以相信,这里的任何一个片断都比电影中的场景美的有过之而无不及。来此之前,我无法想像竟然有这样的世外桃源。


      1838年,这里栽种了第一棵葡萄藤,发展至今,当地葡萄园达200个,酒庄约有54家,是维多利亚历史最悠久的葡萄园区。亚拉河谷多年来能孕育佳酿全赖当地气候凉爽,使得葡萄生长较慢,故出产的葡萄酒味道亦较细致。这里出产的葡萄酒质优、味美,不但扬名全世界,还获得许多国际大奖。就连世界闻名的酿酒专家都纷纷选择这个地方作为开拓它们全球市场的酿酒业产地。当地酒庄并没有显著的标志,更不设围墙,大门也是象征性的,不过都各具特色,有的古色古香,有的取自自然,也有现代派的,都布置得夺人眼目,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风味的美酒。每年葡萄成熟的季节,这里每一个村落都会举行各自不同趣味的庆祝仪式。有的村庄举行酒食节,各家都拿出自己最好的葡萄、食品和葡萄酒,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当地仍有很多酒庄采用最传统的方法完成最初的工序:十几个男人站成一排,用双脚把山谷中精挑细选来的葡萄捣烂在酒槽中。据说,这是让葡萄汁和葡萄皮进行最有效接触的方式。今天这个习俗成了一个旅游参与项目,在丰收的时节让游客们一尝用脚来压榨新鲜的葡萄汁出来的乐趣。有的游客心里有些不舒服,难道我们喝的就是这些带着脚的味道的酒吗?有位来自江浙的游客说话了,我们当地的咸菜也是这样腌制出来的,用脚踩过的口味才最地道。当然,现在的澳大利亚酒大多已采用了自动化的工艺,酿酒时不需要这样的人工工艺了。
      这儿的许多酒庄都提供野外消闲和饮食选择,并提供家庭旅馆式的舒适住宿。到每一家,都会有好几种不同年份、不同口味的美酒让你好好品味。按照主人教的规矩,先观察酒色,再轻轻旋转摇晃酒杯,将鼻尖凑入杯中,仔细嗅闻每一层香气,最后,把酒含入口中,徐徐以舌尖吸气,让酒汁滑过口中的每一部分,静心领略、分辨味蕾上每一份最细微的知觉感受。喜欢的,就可以直接买走。


与野兽亲密接触
      去希尔斯维尔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山路很平坦,路两旁古木参天,有些原始森林的味道。路边常常出现黄色的警示牌,显示各种动物的图案,提醒开车的人这些动物会经常出没在山路上,所以开车要当心。
      不知道开了多久,到达野生动物园。鸟鸣环绕,绿树耸立,宁静清新的氛围扑面而至。据介绍,保护区内现有面积31公顷,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澳大利亚野生动物。买了票,顺手拿了一份动物园的地图和节目时间表。这里的资料有中、英、日、韩多种版本,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可以方便地了解整个动物园的游览情况。
      首先去看向往已久的考拉。几只黑乎乎的毛团一动不动地蹲在一棵小树的树杈上。考拉以懒惰而闻名,果然如此,这种定力可是非同一般。以前我不太喜欢考拉,总觉得它们的颜色和样子非但谈不上可爱,甚至还有些丑陋。可是当一只考拉从睡梦中醒来,转了转胖胖的身体,活动了一下小小四肢的一刹那,我彻底喜欢上了考拉,那样子实在是可爱之极,惹人怜爱又让人忍俊不禁。
      下午2点钟正是喂水鸟表演的时间。湖边,一群下巴上长着大袋子的水鸟排着队伸长脖子迎接饲养员丢来的活鱼,也许是训练有素,这群水鸟都是一只吃完下只才上来,吃饱了的乘水而去,丝毫没有争抢之意。


      在园中穿行,走进一个人工隧道,没有灯光,墙壁上嵌着水箱,里面透出微弱的光,我适应了好久才看见一点东西:几只小龙虾样子的动物发出微弱的蓝光。我们在黑暗中寻找鸭嘴兽,可见到的鸭嘴兽只是像鱼一样的大小,一下子兴致全无。
      走进袋鼠园,只见七八只灰色、褐色的袋鼠趴在草地上晒太阳,样子比我想像中的小很多。这些家伙丝毫不理会园外的游人,更不愿意配合地跳几下取悦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人。正有些失望,一只灰色的袋鼠站了起来,跳了三四步,换个地方接着睡觉去了。前后只有几秒钟,我也算是见到了袋鼠跳的样子。袋鼠园中有关于袋鼠的介绍,原来袋鼠是不能倒着走路的。


      又到了看表演的时间。这里有个四周高起的看台,中间一块带假山的草地,做舞台之用。观众陆陆续续到来,一个长发男子上场了,介绍今天的节目是澳洲野犬、飞鹰和土著表演。前两个没什么特别的,印象深的是土著表演。一个中年大胡子背着个大包上场,用很亲切的口吻介绍自己的身世:他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土著人。因为当地对土著人很歧视,所以,他已经在歧视中度过了几十年,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首先开始表演土著乐器,就是在维多利亚大市场见过的那种长长的号角状木管,只是没有任何颜色和花纹。大胡子说带颜色和花纹的都是装饰用的,土著人日常使用的物品都只是原木。这是一种吹奏乐器,古代土著人用来日常联络。接着表演飞去来器,就是一个10块钱在维多利亚市场买来的“>”形木片,是古代人民重要的狩猎工具。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片木头能够自己飞去来,现在可以看个清楚了。大胡子扬手甩出,木片刚好沿着椭圆形看台在空中转了一圈后准确地回到了起点处,落入大胡子手中,欢呼声四起。大胡子又拿出另外几种形状的飞去来器并讲述了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表演完毕,大胡子打开随身携带的包袱,原来是满满一包的飞去来器,“每个只要15块啦!”一会儿工夫许多观众围了上去,当中大多是小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