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是在莫塞尔-萨尔-鲁尔葡萄种植区的柜子上取下一瓶葡萄酒,他将会在酒标上发现产地变成了莫塞尔。联邦议会业已通过了相关的葡萄酒法规的修改。政府发言人托马斯·施泰格说:“这是该地区葡萄农的愿望。”
恩斯特·比谢,缅因茨德国葡萄酒协会的发言人说道:“首先应该简化莫塞尔葡萄酒在国外的上市。”因为对于外国人来说十分拗口的这个莫塞尔-萨尔-鲁尔(Mosel-Saar-Ruwer),正是世界最大的雷司令葡萄种植区。雷司令葡萄的出口形势良好,莫塞尔酒在世界市场上也并不陌生。大约1900年的时候,莫塞尔出产的葡萄酒已经跻身最昂贵的酒之列,价格几乎和波尔多出产的Grand Crus一样贵,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因为在陡峭的葡萄坡地上根本无法使用机器,而人工种植实在成本太高。
在过去的几年中,像德国其它种植区一样,在莫塞尔也进行了质量改进。在白葡萄酒上,德国已经不必畏惧任何国际竞争。而在市场营销上,德国还需迎头赶上。
全世界的葡萄酒生产供过于求。澳大利亚、智利、葡萄牙等国以集体的营销力量共同打入德国市场,为此专业人士批评德国单个种植区之间缺乏合作。
海尔布隆高等专科学校(Fachhochschule in Heilbronn)葡萄行业经济专业教授露特·弗洛依西奥斯(Ruth Fleuchaus)女士说:“毫无疑问,德国是有很多杰出的葡萄酿造者的。”只是这些顶级酿造师只有一线的生存空间。上半年国内消费者为葡萄酒所支付的平均费用是2.32欧元/升。大多数葡萄酒是在打折的时候和食品零售时卖出的。弗洛依西奥斯批评说:“以小型企业为主的德国葡萄酒市场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品牌,能够吸引并不经常喝酒的消费者。”并且她预测说:“如果无法让德国葡萄酒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会有许多企业被价格战打垮.”
在这种情况下,8月28日议会同时通过的另一项修改则显得像是一件小事情:自2007年下半年起,谓称特性品质葡萄酒将改称谓称葡萄酒。谓称葡萄酒的质量分级仍然未变,珍藏、晚摘、精选晚摘、逐粒精选、精选贵腐和冰酒。
法规的修改并不是欧洲范围内葡萄酒市场改革的前哨。欧盟将削减过剩的产量,以使欧洲的葡萄酒具有竞争力。一些尚有争议的酿酒方法,如橡木片的使用,应当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