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您所在的位置: 红酒客首页 > 葡萄酒资讯 红酒百科 时尚人士的分裂生活

时尚人士的分裂生活

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    作者: 撰稿人桃红    2008-09-14 21:09:16


这家五星级酒店的Mandara spa,是亚洲地区的一个著名水疗服务品牌,全国仅此几家。在一间幽静的套房里,训练有素的按摩师为她送来一杯精心调制的冷冻泰式草本健康饮料后,柔声对她说:“这个房间现在就属于您了,请您沐浴更衣,毛巾我帮您备好。”似有若无的禅音中有清脆的鸟声,按摩师递来柠檬草香熏冰镇毛巾拭脸,60分钟的巴厘花油按摩绵软适中,而她的思绪已经飞去巴厘岛的一处浅海栈桥上,雪白的纱幔轻扬,碧蓝的大海触手可及……

1小时后,她已经在骄阳下等公车了,享受完一次客户提供的SPA体验后,她必须赶回报社上班。她身上价值1000多元SPA留下的精油香氛,到底抵不过现实生活中的汗臭与体臭,在报社逼仄阴暗的卫生间里,她承认自己调整人生落差的能力还真强。

北京、上海、广州这几座时尚奢侈品公关的重镇,每天都在发生着很多品牌发布、秀场和派对,这些活动都安排在我们普通人平时很少涉足的高级场所。出门时还夹指拖、T恤大裤衩的媒体工作者们,到了晚上则要光鲜地穿着符合社交礼仪的正装出席,中午还是外卖盒饭,晚上已经举着高脚杯优雅地穿梭其间了。

一位做社会新闻的媒体人,有一次友情客串了远赴欧洲采访的软宣活动,为了配合此次高规格的社交活动,他事先已经按照公关的着装要求,专门去购置了一些smart casual的服装。出发当天,因为没有打到出租车,只能一路拖着两个大箱子在嘈杂的居民区步行,然后坐上开往浦东国际机场的大巴。这一路心酸的颠簸,在登上飞机的一刻起,瞬间变成了高尚商务人士的优雅之旅,并且人生完成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坐商务舱,第一次在飞机上躺着到达了终点,第一次在欧洲住上了五星级酒店……从来都是自己联系采访对象、联系住宿与行程的他,这一路被同行的公关照顾得都要忘记自己是出来“工作”的。

因为多年第一线的采访经历,使得他在一周内仅有的两次采访中表现得特别积极,问题都是他一个人提的,与被采访对象的互动也是他一个人完成的,而其他几位媒体的人士,仿佛很习惯这种拿拿材料回去编编的简单工作,并且可能还在暗中嘲笑他的“认真”。这个人后来总结说,时尚记者还真好当,吃吃喝喝还拿红包,还被人照顾得跟个爷似的。都是记者,人跟人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

我跟他说,时尚记者的人生,也并不是都是这么光明灿烂的吧。因为他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挤进这个小小的光怪陆离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势利也是有目共睹的。你去参加名表发布,腕上没有一块五位数的手表,请把它摘了放在办公室吧。听说香港的同行们,他们为了更加融入这个圈子,会拥有很多品牌的物件,随着发布品牌的不同而配搭。而这种专业精神的成本相当高,除了一些强势时尚媒体的高级别人士会有一些品牌赞助,其余的都要自掏置装费。好在他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去欧洲淘到打折名牌,即使这样,每月不多的薪水,也差不多都花在一身行头上了。

女友在欧洲载“欲”(物欲)归来,几个一线品牌的包包把信用卡刷爆,而脚上一双名牌美鞋据说夹脚,在一顿肮脏的小龙虾和与友人的轮番接风宴之后,才勉强穿得不再龇牙咧嘴。她说,这样的鞋子,应该是穿在从高级车里款款伸出来的一双脚上的呀,人家设计的时候,本来就没有想过会给我们这种挤公车的人穿吧。

就像鞋子合不合适,只有穿了才知道一样,不亲身体验又如何可以在媒体上大谈拥有者的感受?以相对于奢侈品微薄的薪水以身作则地做好时尚媒体工作的人,这样的“分裂”生活应该是敬业精神的表现。

不过在好莱坞影片《21》里,MIT数学天才坎贝尔为了筹措学费,加入罗萨教授的“21点”小组,并与该小组一起飞赴赌城拉斯维加斯进行实验狂赌的事情,却真正是一次分裂的经历。因为周一到周五,坎贝尔在MIT充满学术氛围的校园里苦读;周末则飞往拉斯维加斯化身富豪第二代狂赌,然后就在品牌店疯狂刷卡,在高档夜总会豪饮。终于有一天,当他发现身边的人因为觉得他越来越陌生而远离他之后,坎贝尔才发现无法handle这种分裂生活带来的强大落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