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对高档葡萄酒的兴趣越来越大,连续十五年保持消费增长趋势,2006年美国葡萄酒消费增加4%,2007年再创新高,达3.04亿箱。据2007年葡萄酒市场报告显示,美国首次赶超意大利,成为人均葡萄酒消费第二大国(仅次于法国)。预计到2015年美国将跃居全球葡萄酒消费第一国。
促使美国葡萄酒消费平稳上涨的因素有多方面:包括红酒有益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达到法定饮酒年龄的新消费群体持续扩大,高薪职业女性人数大增,更重要的是葡萄酒销路活跃。行业顾问乔恩·弗雷德(Jon Fredrikson)表示,葡萄酒日益平民化,酒标设计简单,例如澳洲“黄尾”深受大众喜爱,“高贵自大的品牌只会让人们敬而远之,新像“黄尾”这样的品牌平易近人,在美国销量位居第二。”
当然,行业竞争加剧也推动了葡萄酒消费的增长,目前美国零售市场的葡萄酒品牌达13,000多种。德克萨斯酿酒与葡萄种植商协会表示,从2000——2005年短短六年时间,该州酿酒厂数量就从40家增至113家,如今已扩大至138家。德克萨斯州葡萄酒产量位居全国第五。弗雷德说:“竞争压力使得美国市场的葡萄酒物美价廉,可以说食品店出售的葡萄酒90%价格不超过10美元。”MKF市场调查公司的巴巴拉(Barbara Insel)补充说:“美国人对葡萄酒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五年前消费者花6——8美元买一瓶葡萄酒,现在的消费水平升至10——15美元。”
此外,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称,美国人仍然对霞多丽情有独钟,2007年霞多丽葡萄酒销量达6400万箱,这是“婴儿潮”一代最喜爱的品种。但是本月调查发现,霞多丽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影响力不大。Wine Opinions机构主席约翰·吉尔斯拜(John Gillespie)说:“消费者正逐步远离带有橡木风味的葡萄酒。”
从消费性别看,女性对葡萄酒的消费高于男性,巴巴拉说:“21——35岁年龄段的男性多是啤酒爱好者,但是与女性约会时选择葡萄酒,后者看起来更高雅。这部分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强,不会关注葡萄酒的品牌。”
就葡萄酒产地而言,分析家称国产葡萄酒及南美、澳洲酒是美国消费者首选。随着美元大幅下跌,欧洲葡萄酒价格暴涨10%——30%,很多消费者转而选择其它代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