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路透社消息)许多人都说,“酿酒是一门艺术。”意大利一家名叫Nittardi的葡萄酒厂把这句话落到了他们的酒标上。这家酒厂邀请了“甲壳虫”主唱John Lennon的遗孀小野洋子为酒庄绘画酒标。她是该酒厂第25个被邀请参与酒标设计的艺术家。
其实,从1981年以来,Nittardi酒厂的拥有者Peter Femfert就开始每年为其出产的6,000瓶奇安蒂葡萄酒装饰酒标。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有趣的游戏,但是现在,这些独具个性的艺术酒标成为了Nittardi酒厂的标志。”酒厂的一名农艺学家Giorgio Conte这样告诉我们。小野洋子以及其他参与到其中的艺术家们,在酒标的设计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了他们的创意。2007年,小野洋子用彩色墨水又为该酒庄的酒瓶和酒杯专门绘制了一幅名为“想像你”的图画。手法上,她顺应了当今流行的怀旧风格,采用了19世纪最有名的法式点画法。“在创作时,小野洋子品尝了Nittardi的奇安蒂和其他酒庄的美酒,人们能从她的画作中充分发现美酒赋予给她的创作灵感。”
“在第一次合作的时候,是Femfert通过他在艺术界的关系,找到了她,并邀请她为他创作酒标,”Conte说,“要知道,在20年前,想要邀请一名艺术家为一瓶葡萄酒绘画酒标是非常不容易的。但现在,许多艺术家却自发地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为我们的葡萄酒创作酒标。”近来,一些来自西班牙、德国和本土意大利的艺术家都开始加入了该厂的这一项目。
通常,Femfert会要求这些艺术家们创作同样的两幅酒标。他将他们珍藏在其法兰克福的画廊里,并从中复制出限量版,作为酒标粘贴在酒瓶上。
在Nittardi酒厂里,到处存放着庄主收藏的雕塑、艺术作品。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曾经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
Conte坦言:“这些酒标并没有帮助我们销售掉更多的葡萄酒,但是却有助于我们公司整体形象的提升。”
编者语:关于“小野洋子”和“大野洋子”的错读
刊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位热心网友特意致电,指出《红酒客》错将“大野洋子”翻译成了“小野洋子”。非常感谢这位热心读者的告知。我们的编辑也查询了各种翻译的版本、新闻稿件,以及John Lennon网站,特此与广大网友分享。
在查阅了各种翻译版本之后,《红酒客》完全同意旅日建筑评论家方振宁先生的论述。根据方振宁先生在其名为《错读的惯性——是“大野洋子”还是“小野洋子”》一文中的介绍,日语中,ONO作为姓氏能被翻译成“大野”或者“小野”。但根据Yoko Ono在1962年撰写《虚构者的话》一文时仍然使用“小野洋子”的汉语署名,然而在1999年自己把它译成英文时署名为“ONO”(可查阅《YES YOKO ONO》画册,p36,2003年东京出版) 。而且,即使现在查找Yoko Ono离开日本之前的艺术杂志,或者Yoko Ono在日本的全国巡回回顾展上的文献索引,上面都是写着汉语名字“小野洋子”(这在1964年在东京草月会馆举行行为艺术的海报可以作证。引自《YES YOKO ONO》画册,p108,2003年东京出版)。更多的证明,小编在这里就不多加论述了。
由于中国历来将Yoko Ono翻译成“大野洋子”,使得许多中国人都误以为“大野洋子”才是其最正确的中文译名。《红酒客》编辑部对此也曾考虑到要顾及中国的习惯译法。但小编认为,作为一名编辑,尊重事实和真理是第一要务,我们有责任告诉中国读者其正确的中文译名。
再次感谢这位热心网友的告知,这促使我们用更加严谨的态度来看待一名编辑所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