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前,戴高乐将军来到这个叫博若莱的村落,品尝了一款被称之为酒龄越年轻酒就越好喝的“博若莱新酒”。回到巴黎,将军却对到访的当时的西德总统阿登纳说:“法德和解了,我请你去勃艮第喝‘新酒’。” 而在更遥远的年代,1865年3月的一天,被称之为拿破仑三世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来到勃艮第体恤民情,勃艮第的官员们自然用博若莱的酒农们酿造的“新酒”招待皇帝。5年之后,因色当战败而成为普鲁士军俘虏的拿破仑三世,竟然在解押途中,和士兵大谈“酒经”,其中最令他难忘的便是“勃艮第的新酒”。 过去的几百年历史里,似乎只有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保罗.西涅克,对博若莱情有独钟。这位一生酷爱自然风光的画家,于上个世纪初来到博若莱小住数日。他不仅被博若莱的美景吸引,更是被博若莱的新酒醉倒。他创作了多幅以博若莱为主题的画作,这些画如今分别珍藏在博若莱美木馆,勃艮第的第戎博物馆和巴黎的奥赛博物馆。 博若莱寂寞了好几个世纪,直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它才成为法国的-个独立的葡萄酒产区。尽管这个地区的“新酒”早已为博若莱为法兰西赢得了荣誉并在世界上奠定了它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巴黎去博若莱,最方便的一条路,便是坐火车到里昂。然后,从里昂火车站乘长途班车,约两小时的路程,便可低达博若莱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布依利山丘。 都说博若莱最终是靠着“新酒”而从勃艮第的土地上独立出来的。其实博若莱从来就是独立的。早在公元十二世纪时,当时叫博若的博若莱便是远近闻名的酒城了。而让博若莱声名显赫起来的,是-个叫博若共济会的组织。这个组织将从酒农处收购来的当年收成当年酿制的酒摆出来供人们品尝。这就是著名的博若莱新酒的由来。这个传统从十二世纪至今,从末有中断过。 博若莱新酒是以水果香型为主,口感清淡色泽红艳。新酒的制作方法是与众不同的。它采用的是二氧化碳去皮法,将完整的未去梗和破皮的葡萄放进封闭的充满二氧化碳的酒槽中浸泡数天。这样出来的酒体便会充满浓郁的果香味。 每年十-月第三个星期四,这是全世界人喝“新酒”的日子。 当年的“新酒”必须统一在这天上市。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多达一百个国家的人,能在这天同时喝到博若莱新酒。2003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博若莱“新酒”首次在中国的上海面市。 当然,最有味道的新酒,一定还是要到博若莱去品尝。 每年的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天才蒙蒙亮,酒农们便把当年陈酿的新酒摆放出来,每一款新酒都用鮮花扎起来,酒香花香弥漫在空气中,随风飘逸。打扮漂亮的姑娘们载歌载舞,象在跳中国陕北的翻身道琴。这场景容易让人联想起里盖朗.卡尔通的宫庭画《酒神》。这幅现珍藏于卢浮宫的名画,表现的就是法国南方的酒农们喜悦的心情。 上午10点,一年一度的博若莱新酒品尝正式开始。人们只要化两个欧元便能品尝博若莱所有的新酒。新酒有的已装瓶,有的就放在橡木桶里。最有味道的品尝就是用勺子直接从橡木桶里掏酒喝。这种在橡木桶里放了一阵子的酒,醇厚甘甜特别的好喝。尤其是酒香,没有一丝年轻的苦涩,更多的是陈年的回味。酒农们说,是橡木桶赋于了新酒不朽的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