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您所在的位置: 红酒客首页 > 葡萄酒资讯 红酒百科 葡萄酒期酒试探中国塔尖消费

葡萄酒期酒试探中国塔尖消费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伍静妍    2007-06-21 10:13:22


    当葡萄酒期货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富人消费热点的时候,葡萄酒最大的新兴国中国也拉开期酒的市场序幕。  

  期酒已成国际成熟投资品

  “已被预订但未能正式建成交付使用的房子,叫期楼。而被预订又未酿造成品的葡萄酒,则称为期酒。”香港知名酒评家黄雅历通常非常形象地向内地消费者介绍期酒这个新名词。

  其实,期酒(enprimeur)是法国名词,原意为“在其早期”,同时也指该年份采收结束后、于酒装瓶之前的采购过程。

  黄雅历称,从新酒品尝到成酒装瓶,时间一般为1至2年,而成酒和新酒之间往往存在着比较大的价格上升空间;至于好年份出产的优质产品,成酒上市后价格更是会一路攀升。“因此,期酒的好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投资者可以通过提前预订享受葡萄酒在品质上、价格上的增值,一方面生产商可以提早获得资金上的支持。”

  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时,法国波尔多已经流行期酒的交易方式,目前包括勃艮第、罗讷河谷、意大利、加州和澳大利亚等地的世界优质葡萄酒产区均采用这种交易方式。期酒已经成为众多投资者追逐的对象。

  每年春天,在葡萄酒之乡法国波尔多等著名葡萄酒产区,期酒品鉴会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盛事。

  顶级酒庄出产的葡萄酒本已是爱好者竞相争购的珍品,“喝一瓶少一瓶”,而以期酒形式发售的葡萄酒往往又是精中选精的顶级产品。这样的葡萄酒,其珍贵已经不仅仅体现在高昂的价格上。顶级酒庄对期酒严格的限量发售使得期酒常常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因此令期酒作为一种投资显得稳健可靠。以列名波尔多五大名庄的玛歌酒庄和拉菲酒庄2000年份酒为例,在2001年期酒发售时约为每瓶300欧元,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上涨到900欧元。而同属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的木桐酒庄2005年份酒、2006年期酒发售时价格为每瓶320欧元,而成品酒的估价达到450欧元以上。

  OIV副主席雷纳认为,引入期酒是推进葡萄酒产业链升级的有效方法。“只有具备了最优质的葡萄酒、具有实力和信誉的酒商和高端的葡萄酒爱好者群体,期酒才可能取得成功。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已经可以让期酒生根发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也印证了雷纳的观点:“到2010年,中国高端葡萄酒的市场将占到50%,中端酒占40%,而低端酒只占10%,消费结构将完成从正金字塔向倒金字塔的转型。”

  市场有待完善

  葡萄酒业内人士称,在成熟的葡萄酒市场,期酒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其中金融机构与会计机构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消费者或者投资者向酒商购买期酒时,在等待成酒交付的时间中,存在着由于酒商破产等原因而遭受损失的风险,为了规范行业、保障消费者权益,为酒商提供财务审计和保障的金融机构与会计机构应运而生。随着产业的成熟,还出现了以期酒为直接投资对象的基金,例如英国金融服务局拥有3只葡萄酒基金,规模已经达到5000万英镑。而在中国,和期酒相关的衍生业务还是一片空白,这也给目前的期酒投资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此外,从目前中国市场对期酒的消费指向来看,大多数为投资取向,因此投资者往往是在酒类专业人士评估这些未完成葡萄酒品质的能力上下赌注。”资深行业人士称,葡萄酒期酒装瓶之后可能完全走样,而且很多时候某位零售商或酒评家在预测特定年份的品质上可能出现疏漏。“例如,法国1982年葡萄酒期货被低估,而2003年被高估便是典型的失误案例。”

    因此资深葡萄酒人士提醒中国期酒投资者,不论买葡萄酒是要饮用或投资,最为重要的是尽可能多地研究葡萄收获情形及最感兴趣的酿酒商。“从顶尖的酒评、杂志及网站发掘出最多有关产区、葡萄品种及最杰出酿酒商的信息,并仔细地检阅过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