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您所在的位置: 红酒客首页 > 葡萄酒资讯 红酒百科 沈醉不知归路——从拉图堡到波而多

沈醉不知归路——从拉图堡到波而多

来源: 河姆渡原创文学网 一盏香茗    作者: 一盏香茗    2006-12-26 16:01:00


  “这灼人的一年(1893),老一辈的酿酒人不时还说着呢。在一瓶瓶标着这个年份的葡萄酒里,这个属于遥远夏天的艳阳一直冒着火焰……”

  这是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的小说《命运》里的一段话。这位195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在以葡萄酒闻名的大城波尔多(Bordeaux)。

  1893,年久月深,这酒我们无缘得尝。但凡天干物燥的年份,酿酒的葡萄质地必佳,这百多年前的波尔多红酒,想必也是个精彩的年份。


  文学家的酒瓶,夏日的艳阳冒着火焰。我手中的酒瓶--拉图堡,1990年。
  城堡的所在地:美度区(Medoc)波伊雅克村(Pauillac)拉图堡,是我最喜爱的红酒产区。红酒的年份:1990,又干又热的一年,酒质极佳,独特超凡的年份。

  我品着它,望着它,只觉得这真像妈妈做的菜,不以特殊的香气取胜,但酒质却是饱满丰美,雄浑得让人酣畅淋漓,令人愉悦。

  拉图堡的地理位置、产区的土质和酒庄的技术都是独一无二且是领先稳定的,可是酒的质地还是会随着葡萄的收成年份而起落(主要是因为气候)。这是葡萄酒的命运,也是酒客的宿命。如果钟情的是眼前这瓶拉图堡,换个年份,不一定会有同样的感受,不,我该说,一定不会有同样的感受。再加上产量有限,再加上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它不断在熟成,时时在呼吸,它也可能会“死去”……

  说到这里,有没有一点点感伤?
  冷静一点,回头研究一下不同的年份差别有多大。就拿波尔多的红酒当例子吧,看看酒评家怎么说:
  1988,美丽的一年:酒质醇厚、均衡,适合长期存放。
  1989,丰美富足的一年:酒质优雅,结构好。
  这两年加上1990年,一段属于酿酒葡萄的太平盛世不过三年,就因为雨水冰雹而终结,1991年的波尔多红酒评等立刻滑落。

  往前推。1984年,同样是拉图堡,如果是这个年份的,我恕不奉陪。这年的法兰西不知有什么天灾,酒评家竟然连批评都懒得给,直接建议你不如忘了这个年份。

  再往前推,1982,啊,完美的年份,赞美上帝,让我们用最激情的语言来尽情讴歌它吧,所有的酒都是那样的丰美华丽。这是何等传奇的一年!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相同的河流。”他说这话是要打破永恒不变的美,建立一种相对性的美学观点,我看了却不免有微微的感伤,丝丝的焦虑。为的不是相对永恒美与不美的哲学思辨,而就是为了手上的这一杯。

  人不可能两次喝到相同的红酒。那么,喝吧,饮乎。自此,便也开始我的惬意轻松的红酒之旅。

  “一串葡萄是美丽,静止与纯洁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但压榨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动物,因为它变成酒以后,就有了动物的生命。” ——威廉·杨格

  迷人的色彩,神秘的情思,柔和醇香的红酒饱含了鲜活的生命原汁,蕴藏了深厚的历史内涵,这就是红酒。而说到红酒,不得不令人想起那风情万种的浪漫国度—法国。进而推演至波而多(Bordeaux),这其中更不得不说到美度区(Medoc)波伊雅克村(Pauillac)的拉图堡(Chateau Latour)。

  走进法国波尔多,走进波伊雅克村庄(Pauillac)的南部,在吉伦特河口处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白塔,这里曾经是古代用于防御海盗的要塞。现在,在这座石塔下面,是被玫瑰花环抱的葡萄园,这里就是波尔多著名的酒庄――拉图(Chateau Latour)。一个早在14世纪的文献中就已提到的古老庄园。只是当时它还不是酒庄,直到16世纪时才开垦成为葡萄园。据史料记载,1855年,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行,波尔多商会指示波尔多葡萄酒经纪人梅铎制定了一项分等系统,并选出四家顶级一等酒庄:拉菲堡、拉图堡等。这项分等至今有效且基本没有改变。拉图堡葡萄酒作为评级时的顶级葡萄酒庄之一,风格在"五大"中最为刚劲浑厚。是五家梅铎一级酒庄中品质最有保证的酒。即使在不好的年份,只要是拉图,也是好酒,许多酒评人甚至评他为梅铎区第一酒庄。

  "拉图"la tour在法文里是"城楼"的意思,而酒庄的标志就是一头雄狮骑在城楼上。因为这里曾于1378年建有城堡,俯瞰吉伦特河口,战略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英法百年战争时这里曾发生过战役。原城楼是两层方型石塔,现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拉图堡照片,其实是17世纪才兴建的信鸽楼。这里有深厚的砾石土,这是在第四纪冲积而成的,具有保温、排水性强的优点。砾石层之下是沉积而成的黏土,能保留住地底下的水份。让我用手触摸一把这里的泥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才能诞生出全波尔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雄壮威武的如红宝石般的液体。

  站在塔顶之颠,俯瞰着拉图堡那六十五公顷的葡萄园。在这其中,历史最久也是最精华的就有四十六点九公顷。被称作Enclos, 拉图堡正牌酒Grand Vin皆来源于此。殷勤的主人介绍道,种植的葡萄品种有75%的卡内本-苏维浓,20%的海洛,4%的卡内-弗朗以及1%的小维多。每公顷植10000株,可算是密集型种植。但园中多为30—40岁的老树,葡萄质量高而产量少,每公顷产量不超过5000公升。这就要比别的葡萄园少。而成熟的葡萄在采收时又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这就使得甑选出的那些微黄的液体更显得弥足珍贵而趋向完美。在葡萄汁发酵时也不是如一般酒厂在木桶里进行而是以不锈钢为酒槽,在美度区可谓开风气之先。拉图葡萄酒严格精选这里地质特佳的地段所出产的葡萄酿制。至于离河较远,土质较差,所种葡萄只能酿制所谓二军酒,叫做“拉图之堡垒”。这就是拉图堡的酒质历久不变的原因。作为全波尔多,乃至全世界最顶尖的葡萄酒庄之一,近几年来,这个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拉图堡葡萄园,正进行大规模的重整和革新。葡萄的再培植,酒窖的改建,橡木桶的更新……这一系列的改革将有助于保持“拉图堡”葡萄酒的质量,保持拉图堡的强劲坚实的风格,保持雄霸江湖的地位。

  拉图堡酿造葡萄酒的伟大历史始于1718年,这座古老的酒园在1670年被法国路易十四的私人秘书戴·夏凡尼(de Chanannes)买下。以后一直在法国贵族之间转手。当拥有另一个葡萄酒不朽传奇的拉斐堡的西格家族与拉图酒庄的女儿联姻,"葡萄酒王子"亚力山大接手酒庄并购得木桐酒庄,集多家名庄于一身,其品质和荣誉达到了颠峰时代。西格家族一直拥有拉图堡到1962年。但在1963年,当时掌握拉图堡的三大家族中的Beaumonthe和Cortivron因为不愿每年将红利分给其他68位股东,竟把酒园79%的股份卖给了英国的波森与哈维(Pearson and Haarveys of Bristol)两个集团!后又追加到93%。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不少法国人视其与卖国行为无异!到了1989年,已成为哈维集团东主的里昂集团(Alliance Lyonnais)以近2亿美元的天价把在波森集团手中的股份购回:每公顷单价为14,000,000法郎,换算到每株葡萄树即值1800法郎,堪称全球最昂贵的酒园!1993年,法国百货业巨子——春天百货公司(Printemps)的老板Francois Pinault以720,000,000法郎购下拉图堡的主控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葡萄酒王子死后,他家族的人拥有股权却无心管理酒庄,只好委托酒庄经理打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每年的酒庄帐目和经营报告详尽完整,连续250多年资料充实,无一缺漏,也堪称奇迹。

  拉图堡早在18世纪就已经为英国王室和贵族所欣赏,当时拉图酒就已经比其它波尔多酒贵20倍左右。1787年,痴迷法国葡萄酒的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就对拉图堡赞赏有加。1855年的分级更极大的提高和强化了拉图堡在酒届的地位。

  大自然为拉图堡葡萄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和光照条件,这个奇迹再加上上天赋予的某 种不可言喻的灵性,使拉图堡无法比拟。拉图堡迄今一直采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只施入少量的 粪肥加上重修剪,使植株的寿命非常长,可达80年,当然平均产量也低,每公顷35千升。 果实采收完全靠人工进行。虽然今天葡萄酒的酿造使用了现代酿造技术所创造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设备,酒窖大师则全面负责葡萄酒的酿制,正是通过他的品尝决定着发酵时间的长短以及何时出酒等。葡萄汁在不锈钢槽发酵完后再泵回全新木桶醇化20至24个月不等。如果年份不好,酒庄会加强葡萄的筛选工作以保证即使在较差年份仍能保持酒的品质。这是因为当酒庄在英国人手中时,被交由一代酿酒大师Jean-Paul Gardere全权管理。他采用的一系列改革使这个古老酒庄脱胎换骨,老而弥坚,风华更茂。而Jean-Paul Gardere的更新计划之一便是引进可控制温度、发酵进度、且容量达14000公升的不锈钢槽。当时也曾引起业界的一片质疑和嘲讽,不过结果却证明了Gardere的做法是极其正确的。现代化的发酵方式比传统方式要减少一半的时间(7—10天),也自此改善了拉图堡的高度涩感与必须放置10年以上方可入口的问题。此外还要控制好橡木桶木材的质量和木材的老熟过程。在橡木桶中陈酿18―24个月后,葡萄酒在酒庄装瓶。装瓶之前葡萄酒还要经过7次滗酒,并且还要在每桶酒中加入6个鸡蛋的蛋清对葡萄酒进行澄清。只有一部分精心选过的最好的酒桶才能用于生产拉图堡,拉图酒庄副牌酒为"拉图之堡垒"Les Forts de Latour,由中心葡萄园中树龄12年以下的葡萄及外园葡萄酿造,用半新橡木桶。此外,还有三级酒"波仪亚克"Pauillac, 性价比很好。

  加德尔第二个重要决定是酿造次等酒,这支可以算是所有二军酒中品质最佳的“拉图之堡垒”(Les Forts de Latour)少部分是由未达拉图堡水准的一军所淘汰(一般只有六成可以列入一军,不好的年份,如1974年只有两成半),大部分是由酒园的另两块小园地(14公顷)所产的葡萄来酿造,1966年首次酿造,1972年正式上市。“堡垒”虽非正规部队,但是酿造过程可一点也不马虎,故其口感必须等醇化后才能成熟。名品酒家派克认为 “堡垒”是所有二军酒中最优者,足可列入第四等顶级。不过,面对目前木桐堡的二军酒上市所挟的巨大声势与优秀品质,“堡垒”恐怕更要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