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新华社驻马德里分社工作期间,曾经沿着"堂吉诃德之路",从马德里向南驱车134公里,前往塞万提斯小说《堂吉诃德》里描写堂吉诃德与巨人大风车可笑搏斗的地方--坎暜德克里塔纳(CAMPO DE CRIPTANA)采访。
一、堂吉诃德大风车容貌依旧
所谓"堂吉诃德之路",是指小说《堂吉诃德》里的主人公堂吉诃德相当年沿着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向南的卡斯蒂利亚--拉曼查(CASTILLA--LA MANCHA)地区冒险闯荡的线路。它包括托莱多(TOLEDO)、昆卡(CUENCA)、雷亚尔(CIUDAD REAL) 和阿尔瓦塞特( ALBACETE)等省市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平原和丘陵比较多,地势相对平缓,是农业区,也是葡萄盛产区。实际上,"堂吉诃德之路"有好几条不同方向的线路,景点也不相同。
看了这一地区的地貌,不难想象,相当年,堂吉诃德骑着他的瘦马,四处游荡,饿了有野果吃,渴了有诃水喝,一般来说,是饿不死的。难怪堂吉诃德选择这一地区作为他的出游路线。西班牙北部高山耸立,南部干旱缺水,都不是堂吉诃德出游的合适线路。
我们驱车首先来到堂吉诃德出征时居住过的第一个旅店--拉毕塞港(PUERTO LAPICE)。这个全名叫温塔德堂吉诃德(VENTA DE DON QUIJOTE)的旅店是一个中国式的四合院。大门外矗立着手持长枪的堂吉诃德的铁制雕像。大门口挂着"堂吉诃德旅店"的牌子。进门后,右边是一个专门卖关于堂吉诃德工艺品的商店,里面是一个饭馆。实际上,这里现在都在用堂吉诃德的牌子来做生意。
我们驱车继续往前行,经过阿尔卡萨德圣胡安(ALCAZAR DE SAN JUAN)城,行驶10公里后,便来到坎暜德克里塔纳(CAMPO DE CRIPTANA)城。这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我们在城外就老远看到城外边的小山包上有一些风车。我们穿过城,顺着一条土路,来到在塞万提斯小说里主人公堂吉诃德与所谓巨人搏斗的这些风车了。
这里一共有10座风磨,散落在山包上。实际上,这是相当年人们用风作动力来磨面粉的加工厂。这里的风磨就是一个白色的像粮仓般柱状建筑,直径大约有2米,高大约5米。建筑物上方一侧有一个涂着呈十字状的黑色的木制长方格风车叶片。相当年,塞万提斯就是在看了这些风磨之后,才产生了灵感,在《堂吉诃德》小说第八章里描写了堂吉诃德同推动风磨的大风车进行搏斗的可笑篇章。
我们走进一座风磨里,这里的导游一听说是中国记者来采访很高兴,给了我们一些介绍风磨情况的材料。但是,这时已经下班了。否则,我们还可以观看另一座专门供游人参观的风磨内部的机械装置等。附近有一个酒吧,也是打着堂吉诃德的牌子赚钱。
随后,我们来到一个名叫默塔德尔古埃沃(MOTA DEL CUERVO)的小城。城外山包上也有7个风磨。在昆卡和托莱多两省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风磨。有的风磨只是一个模型,其实是一个饭馆,或者一个商店。
"堂吉诃德之路"是一片大平原,到处都是葡萄园。因为是初春,葡萄的绿叶还没有伸展出来,只剩下光秃秃的粗大的枝条。后来,我们又到这里参观,那时正是葡萄熟了时候。葡萄园一片连着一片,一望无际。这里的葡萄不像中国的葡萄,没有葡萄架,而是独立地一株一株地长着,簇簇拥拥,像一堆一堆的灌木。葡萄粒很小,很甜,多数是白色的。这种葡萄是用来制作美酒的。西班牙是世界上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国之一。
实际上,西班牙最富盛名供外国游客参观的风磨是距马德里大约170公里的孔苏埃格拉(consuegra)风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我们驱车离开马德里向南前往孔苏埃格拉参观。我们在无际的平原上疾驰大约1个半小时后,老远就看到远处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山顶上一排排风磨依稀可见。
我们先来到山下一个村庄,村庄里有个小市场,卖食品和衣物。我们到市场上转了转,发现许多牛仔裤都是中国货,贴着英文或者西班牙文"中国制造"的字样。
离开村庄后,便向附近的风磨山进发。山路非常崎岖陡险。我们绕着盘山路行进了大约十几分钟,便来到地势有些平坦的风磨区。十几座风磨,沿着山岭一字排开,十分壮观。这些风磨的模样与此前看到的一模一样。相当年,这里曾经是一个大户人家的规模相当可观的面粉厂。四周围村庄的人们都到这里磨面粉。
二、《堂吉珂德》出版400周年纪念活动耗资巨大
2005年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写作的小说《堂吉珂德》正式出版发行400周年。西班牙政府耗巨资声势浩大地予以纪念。据西班牙文化大臣卡尔沃(CARMEN CALVO)透露,西班牙政府共耗费3000万欧元(大约合3亿元人民币)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为纪念《堂吉诃德》出版发行400周年,西班牙文化部和外交部等部门专门组织成立了《堂吉诃德》出版400周年纪念委员会,并确定了全年纪念活动的日程 。出席该委员会全会的有西班牙文化大臣卡尔沃、该委员会执行主席布莱夸(JOSE MANUEL BLECUA)、卡斯蒂利亚-拉曼查自治区主席巴雷达(JOSE MARIA BARREDA)、马德里自治区主席阿吉雷(ESPERANZA AQUIRRE)、巴塞罗那市长克洛斯(JOAN CLOS)以及阿尔卡拉大学校长、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校长等70多名文化界知名人士。
卡尔沃女士在全会上发表讲话说,纪念《堂吉诃德》发表400周年纪念活动经费中的1500万欧元来自国家预算,其余1500万欧元来自纪念活动的经营收入。
卡尔沃说:"1604年,小说《堂吉诃德》第一部在西班牙开始私下出版流传。我们今天来纪念它是因为这部小说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力量。"
《堂吉诃德》出版400周年纪念委员会执行主席布莱夸说:"我们来纪念《堂吉诃德》发行400周年不是为求一时之虚名,而是为保其永久之精华。"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1616)是西班牙著名作家、戏剧家和诗人。《堂吉诃德》为其代表作。塞万提斯出生于首都马德里近郊小城阿尔卡拉(alcala de henares)的一个不算太富裕的外科医生家庭,只上过中学,当过兵,入过监狱,终生穷困潦倒。1577年开始文学创作。1604年写成《堂吉诃德》,并在马德里、巴利亚多利德和卡斯蒂利亚-拉曼查等地区 私下出版流传,1605年才正式出版发行,风靡全国,当年便再版六次。目前,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收藏着《堂吉诃德》一书西班牙文各种再版版本3000种,翻译成世界各种语言的再版版本2800种。《堂吉诃德》第一部于1605年正式出版发行。1614年,有人出版了伪造的《堂吉诃德》续篇,恣意歪曲原著。塞万提斯为抵制伪书恶劣影响,赶写了《堂吉诃德》第二部,并于1615年出版。2005年是《堂吉诃德》第一部正式出版发行400周年纪念。
《堂吉诃德》一书西班牙文的全名似应翻译成《拉曼查有一位聪明的绅士--吉珂德先生》(EL INGENIOSO HIDALG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据了解,《堂吉诃德》一书在中国最早的中文译本是根据英文版翻译过来的,书名译文翻译得虽然简洁,但不够准确,似译为《吉诃德先生》更为确切。因为西班牙文的"DON"并不是人名的组成部分,而是一个尊称,意思为"先生","QUIJOTE"是人名,因此不能将"DON QUIJOTE"连在一起音译成名字"堂吉珂德"。当然,此书中文译名已经约定俗成,不可更改。
《堂吉诃德》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吉珂德先生,迷恋古代骑士小说而中魔,竟然荒唐地模仿古代骑士3次出发周游全国,试图创建扶弱除强的骑士业绩,结果闹出许多荒唐的笑话,最后被当成疯子遣送回家。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该书已经被评为"世界最佳虚构作品"。
三、塞万提斯出生地见闻
塞万提斯的出生地阿尔卡拉距离马德里只有30公里。笔者经常带朋友前往参观。阿尔卡拉城很小,但名气很大。一是因为它是塞万提斯的出生地,二是因为现在有许多中国留学生的阿尔卡拉大学是西班牙著名的古老大学。
阿尔卡拉大学(Alcalá University)创立于1492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大学的古建筑群堪称世界无双,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西班牙语文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塞万提斯文学奖"的评审理事会就设在阿尔卡拉大学,每年西班牙国王都会亲临阿尔卡拉大学的大礼堂颁发该奖项。此外世界西班牙语培训的权威机构-塞万提斯学院的总部也设于此地。
塞万提斯出生地坐落在市区。那是一座不显眼的二层小红楼。每天都可以免费参观。小楼的一层中间是一个方型的天井,四周有厨房、餐厅等。二层是塞万提斯出生的卧室等,还有一个陈列室,陈列着《堂吉诃德》的各种版本和译本,其中包括中文译本。从这座小楼的气派可以看出,当年,塞万提斯的家境是不算太穷。(刘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