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您所在的位置: 红酒客首页 > 葡萄酒资讯 红酒百科 法国酒庄之旅:波尔多(1)

法国酒庄之旅:波尔多(1)

来源:     作者: 红酒客    2007-01-23 18:15:00


波尔多的不朽意义,在于它辉煌的历史。

这种历史凸现出来的脉络,便是它的-种永恒不变的精神。

当葡萄的硕果挂满在纪龙德河边,当红色的汁液渗透进梅多克的土地,波尔多回响着1806年拿破仑的声音:“波尔多会引领法兰西前进。”

其实,早于拿破仑两千年以前,在公元2世纪,当古罗马的军队带着葡萄种子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时,-位名叫伯纳的士兵,就曾发出感叹:“这真是个出好酒的地方啊。”后来,这位叫伯纳的人倾其一生,种植葡萄酿制好酒。如今,在波尔多的土地上,树立着伯纳的纪念碑,上面刻着:波尔多葡萄酒的先行者。

或许,这就是波尔多的不朽。在伯纳以后,无论是路易十六还是拿破仑,也无论是蒙田、卢梭、雨果以及柯罗和毕加索,波尔多都已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存活在了他们的思想和作品中。

蒙田在他的散文中,用“情人”来形容波尔多:“当我有一天扑进她的怀中时,我感受到的是一阵目眩和心跳。波尔多,你用醇美的汁液滋润着我的心田,就象是情人的眼泪,让我迷茫。”

雨果面对波尔多抒情地写道:“潋滟波红的纪龙德河水,永远地流淌在我的心中。”

毕加索则是在圣埃米利永的田园牧歌中,有了画和平鸽的冲动。

从古罗开始,一直到今天,是梅多克砾土上的古老酒窖、是圣埃米利永茂盛的葡萄园、是白艾泰埃尔、玛歌以及木桐.罗斯柴尔德庄园里一代又-代的酒农们,凝具起了波尔多不朽的魅力和力量。

 

从巴黎到波尔多,坐火车是最充满情趣和回味的。

尽管巴黎的奥利机埸,每隔二小时就有一班飞波尔多的航班。

但乘飞机却远没有坐火车来的经典和充满想像。当舒适的TGY沿着美丽的纪龙德河行进时,你会从清澈的河水里,看到被誉为波尔多精神的圣.米歇尔大教堂的辉煌倒影。涟涟的水波荡漾在金色的塔顶,象是岁月在不停的流淌。

眺望圣.米歇尔大教堂并冥想它的历史,这是去波尔多旅行的人,不应忽略的一个细节。

圣米歇尔大教堂是中世纪时,红衣主教克雷芒五世在中世纪时主持修建的。当时,正值法皇七世的妻子改嫁英王,并将波尔多所属的阿坤廷公国陪嫁了过去。于是,沉寂多时的波尔多开始复苏起来。但是因循守旧的克雷芒红衣主教却觉得法皇违背了教会的精神,尤其是靠妻子陪嫁而获取的繁荣,更是有悖于神旨。克雷芒红衣主教认为只有他的圣.米歇尔大教堂才是波尔多的不巧。

其实,克雷芒红衣主教并没有活着看到圣.米歇大教堂落成。早在选址时,他已陷入弥留之际。但他留下了他那句经典遗言:“波尔多没有了,只有圣.米歇尔教堂了。”

著名的建筑师让.雅克听懂了主教的意思,他将教堂建在了纪龙德河岸上。而且,在教堂的顶部,画上了酒神巴克斯。

只有宗教和酒,才能拯救波尔多。法兰西历史上最著名的红衣主教克雷芒的理想终于得以实现。

几百年以后,一个名叫狄德罗的年轻人,站在纪龙德河边,望着河中的圣.米歇尔大教堂的倒影,写下了一篇题为《波尔多的精神》的文章。狄德罗在文中写道:“虽然,如今只有从纪龙德河水的倒影里,才能看到当年的波尔多。但自中世纪以来,圣.米歇尔大教堂便一直引领着波尔多。”

狄德罗说的沒错,因为有了圣.米歇尔大教堂,当年从郎格多克本笃会出来传教的教士们,便纷纷投奔圣.米歇尔大教堂,同时也把葡萄种子和种植技术,带到了波尔多。如今,波尔多大部份酒庄的祖先,都是当年本笃会的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