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葡萄酒总是立即让人联想到法国,如果说法国已成为葡萄酒的代名词,那么波尔多便是法国葡萄酒的象征,也可称为葡萄酒世界的雅典。虽然中国的葡萄酒工业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目前还是该市场仍是一个正在开发的市场、正在开放的市场。中国葡萄酒工业如何与国际接轨,应从哪几个方面迎接国际挑战?为此,记者采访了法国波尔多酒业联合会中国总代表罗善德。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波尔多葡萄酒及波尔多酒业联合会的情况吗?
罗善德:葡萄酒已经成为法兰西民族的一笔财富,深深融化在民族的血脉中。浪漫多姿、散发着经典气息的波尔多葡萄酒之所以能成为法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完全在于它的品质,即所谓的经典性。众所周知,波尔多地区拥有2000多年的栽培、酿酒历史,有合适的地形、地貌、土壤,适宜的气候条件,这是不可替代的外部环境。波尔多不断地改进栽培技术、酿制技术,并通过交流使经过改良的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和运用,这就奠定了波尔多葡萄酒这座金字塔的底部,并且为酿造各种口味至追求经典的极致创造了可能。
法国波尔多地区目前拥有115000公顷的葡萄园,有57个法定产区,12500个葡萄种植者,400个经销商,出产250种高级葡萄酒,年产葡萄酒8.5亿瓶,年销售额达到31.25亿欧币。波尔多葡萄酒虽然与中国白酒一样有着悠久古老的传统,但其已融入了现代高科技和管理技术。在产品质量意识上,波尔多葡萄酒生产企业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都比较注重科技投入,以科技手段来确保质量稳定。这些酒厂大都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尤其注重对酿造原料严格把关,葡萄收购绝对要求分级。波尔多葡萄酒生产企业无论大小都十分重视企业声誉和产品形象。企业从原料、生产、加工到市场营销,运行较有规律,企业管理完善成熟,无不体现出企业精良的管理和务实敬业的精神内涵。正因为有高质量作为后盾,在过去的十年里,波尔多葡萄酒的销售量增长了32%,从4.5亿升上升到6.4亿升;销售额增长了83%,从16.8亿欧币上升到31.4亿欧币。
作为法国酿酒行业官方性的行业协会波尔多酒业联合会成立于1948年,代表了整个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其宗旨在于建立葡萄种植者、葡萄酒生产者及批发商之间的经常性联系,帮助他们了解法国及世界各地的酒类市场,宣传本地产品并推动其销售,并及时向消费者提供各类信息。在上海成立法国波尔多酒业联合会中国代表处,旨在让中国葡萄酒消费者能品尝到真正的波尔多葡萄酒,从中了解法国葡萄酒的文化,并向他们传递我们对葡萄酒的美好感情。
记者:目前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如何?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处于什么位置?
罗善德:在整个亚洲地区,波尔多葡萄酒的销量发展很快,然而近年由于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因此1999年的销量不如1998年。出口到中国的波尔多葡萄酒在法国官方的记录,1998年大约为35万瓶,再有从东南亚国家转口到中国的,还有香港进口的300万瓶中转口到中国的,可以说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约为100-200万瓶。目前,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呈现出平稳规范发展状态。
当然,在中国市场处于首要位置的还是中国国产葡萄酒。波尔多葡萄酒与中国葡萄酒之间是互补的。波尔多的葡萄园里只生产优质、高档的葡萄酒,是得到了全世界认可的,这是为什么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当前,我们的波尔多葡萄酒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比较贵的,但物有所值。
记者:近几年,波尔多葡萄酒利用各种方式传播葡萄酒文化,成功地打开了世界各国的市场大门。然而,中国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观念与其他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白酒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根深蒂固,开拓中国市场有一定难度的,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是如何一步步进行推广的?
罗善德:正如你所说的,波尔多葡萄酒正是通过传播葡萄酒文化而敲开中国市场大门的。波尔多在中国的每一次促销活动,都竭力将物质与精神结合,商品与文化交融,强调高品味的文化享受。
中国的葡萄酒消费现在还不成熟,必须开展一些市场启蒙的工作。因此,波尔多酒业联合会在中国各大城市巡回举行葡萄酒文化展的同时,还在中国权威的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上开辟葡萄酒知识讲座,普及葡萄酒知识,传播葡萄酒文化;并围绕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的有关历史沿革、气候条件、品质优劣、风格特点、市场走向以及葡萄酒今后发展趋势等内容,为中国业内外人士提供极其丰富和全面的知识与培训。像这次我们邀请法国巴黎著名的“德卢旺LE DROUANT”餐厅的伺酒主管卢贝尔先生来青岛举办波尔多葡萄酒餐饮服务讲座已是第二次了,去年4月我们就曾分别在上海、北京、大连、广州四个城市举办过此类活动,通过向中国的餐饮服务人员讲授一堂包括葡萄酒的基础知识、服务程序、与菜肴的搭配原理等内容的葡萄酒专业课程,来推动波尔多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去年,波尔多酒业联合会还赞助了在上海旅游节期间举行的由40多个酒店参加的“波尔多杯服务员托盘竞速比赛”,使中国消费者在友好、融洽、热烈的气氛中,更多地认识波尔多地区,了解更多的葡萄酒艺术。
波尔多葡萄酒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葡萄酒文化的基础上,更注重研究现代营销理论。在一般人看来,产品销售主要在于推销,企业把产品推销向代理商,代理商再推销给批发商,经过几级批发,最后到了零售商。这样逐级推销下去,便有了市场,便推销了产品。事实上,这样的推销还远远不够。假如消费者不买帐,你推到零售商也就推不下去了。因此,好的营销手段应该是文化营销,把营销的着重点放在文化传播上,作用点放在消费者身上,让消费者感受到独具魅力的波尔多葡萄酒文化,通过消费者的消费来拉动产品销售链。中国消费者从波尔多葡萄酒这里接受的不再是赤裸裸的商业性推销,而是给人带来充分享受的艺术和文化熏陶。在将优质的产品推荐给中国消费者的同时,也将丰富的葡萄酒文化带给了中国。这正是波尔多的文化营销理念。
从1984年起,一只带蝴蝶结的葡萄酒杯成为波尔多葡萄酒的广告象征:佩带红色蝴蝶结的酒杯代表红酒,佩带白色蝴蝶结的酒杯代表干白酒,佩带黄色蝴蝶结的酒杯代表甜白烧酒。这个象征也同时作为一个品牌在法国国家工业产品局注册商标,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保护。统一的视觉识别设计,给消费者产生了一致的认同感。经过精心策划、文化包装,波尔多葡萄酒更增添了不可阻挡的艺术魅力。
记者:中国加入WTO后,对波尔多葡萄酒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波尔多葡萄酒将能利用此机会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刚刚兴起的葡萄酒产业会有一个不小的冲击,你认为中国葡萄酒工业应从哪几个方面迎接挑战?
罗善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要接受国际贸易规则,尤其是关于保护名称、商标等等。目前,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葡萄酒和烈性酒方面。中国葡萄酒工业要创立民族品牌、与国际市场接轨就必须尽快建立种植地域标志保护和产品分级命名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原产地命名保护制度,葡萄酒分级制度在葡萄酒发达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中国葡萄酒生产历史虽然已有百年,但是始终没有一部完整的葡萄酒法典对葡萄酒生产予以规范。中国必须对葡萄酒的标签、生产、质量、检测手段等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制定葡萄酒质量分级管理制度,否则中国葡萄酒即使是像张裕、王朝、长城这样高质量的产品也只能列入佐餐酒的行列,摆脱不了低档货的形象,更得不到国际市场的承认。
此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葡萄酒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同时也要打到国际市场上去。在巴黎就有华人餐馆2000多个,到华人餐馆去的消费者更希望在那里能喝到异国风味的中国葡萄酒,在全球范围内,华人餐馆数量可观,因此中国葡萄酒在世界的市场很大,但是我很少能在国外见到有中国的葡萄酒出售,可见中国葡萄酒企业目前还没有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
记者:毕业于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葡萄酒学院的中国著名葡萄酒博士李华前不久也提出了中国葡萄酒的原产地命名问题,而中国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日前也已正式实施,绍兴酒和龙井茶已经成为中国第一批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据我了解,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在法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正是实行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才保证了波尔多葡萄酒的优良品质。您能介绍以下法国葡萄酒原产地命名的情况吗?
罗善德:法国已有2500多年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所产葡萄酒始终能保持优秀的品质,享誉世界,这与法国严格的酒法是分不开的。法国酒法不仅对葡萄酒的生产、销售要求颇多,而且对葡萄酒的质量环节规定甚严。
早在1855年,法国波尔多的梅多克区就开始实施葡萄酒分级制度,逐渐推广并不断完善,直到今日,法国的葡萄酒分级制还是世界各国的典范。1936年,法国又制订了具有酒法性质的葡萄酒生产管理分级制度“法定产区葡萄酒条例(AOC)”,根据各地区土壤和气候特定条件,通过法令划定了干邑地区范围及六大葡萄产区,规定以地理名称作为原产地命名的当地产品应受国家承认和保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