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行业集中度较高
本月中旬,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向媒体首次公布了2000年和2005年葡萄酒业对比数据,显示中国葡萄酒业前四大品牌张裕、王朝、长城和威龙,市场占有率高达51.49%;而在啤酒及白酒市场前四大品牌的累计占有率仅为30.3%和23.7%。说明葡萄酒业不仅是中国所有酒类中增长最快的行业,还是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对比数据还显示,酿酒葡萄基地原来仅10多万亩,现发展到60多万亩。2000年,中国葡萄酒产量20.19万千升,2005年翻了一倍。2000年,行业资产总计70.6亿元,05年增长了96%,销售收入增长了140%。利润总额由4亿元变为12.6亿元,增长了212.5%。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近年来,我国葡萄酒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消费者对葡萄酒文化的理解逐步深入,认知度不断提高,加上洋葡萄酒进入对国内市场,对消费习惯、理念等的培养,也有利于国内葡萄酒行业发展环境变好。国内葡萄酒几大龙头企业借势不断发展壮大,并开始筹谋国际化发展战略。虽然随着进口关税的降低,洋葡萄酒已经发起大规模进攻,但是由于洋葡萄酒品牌在国内知名度不够,加上国内酒庄酒等高端葡萄酒的大力发展,短时间内洋葡萄酒都将无法撼动四大龙头的霸主地位。
葡萄酒虽然发展快、潜力巨大,但尚存在不少问题。产品同类化现象较为普遍,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等都应引起国内葡萄酒企业的重视。
洋葡萄酒企遭遇诚信危机
6月8日,北京某媒体曝出欧洲最大葡萄酒商法国卡斯特集团在华销售的产品可能存在“暴利”、“低质”的现象,并出示了一份据称是法国卡斯特葡萄酒系列产品在全国的统一价格表作为佐证。该媒体称,此表格从卡斯特在华目前最大合作对象——北京东海鑫业商贸有限公司内部获得。而据该表格显示,卡斯特酒到岸后,价格层次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场洋葡萄酒信任危机正在袭来。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近年来中国葡萄酒业的高速发展和巨大潜力吸引了洋品牌不断进入,那些一直希望能打开中国市场的洋葡萄酒企业很快就遭遇“水土不服”,卡斯特是进入中国后,运作比较成功的例子之一,但是也难逃信任危机的难题。“卡斯特事件”发生后,卡斯特集团中国唯一代理商东海鑫业公司开始大揭国产葡萄酒的短处以反击“高价灰幕”之说,说国产葡萄酒质量低劣、价格离谱,生产成本到酒店售价已翻了44倍……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口水大战”迭起和目前的市场状况有关。我国葡萄酒市场虽然不断扩容,葡萄酒品种不断出新,但质量分级标准也是五花八门:有以苗龄为葡萄酒质量划分标准的;有以产区的等级代表葡萄酒质量等级的;有以窖藏方式评价质量好坏的等等,缺少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所以7月1日将实施的《葡萄酒消费税管理办法(试行)》、讨论稿已完成的《中国葡萄酒质量等级内容》等的推行,将有利于国内葡萄酒行业标准体系的完善。国内葡萄酒企业应该在逐渐趋好的大环境下,支持公平竞争,同时加快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只有团结,才能提升整体行业竞争力抵御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