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葡萄酒的本土化策略包括产品本土化、营销队伍本土化和市场运作模式本土化。
部分洋葡萄酒企业携旗下产品在进入国内市场一段时间“水土不服”后,开始分析原因,改变策略。其中有部分企业针对国内市场推出几款新酒,这些酒无论在口感上、包装上,甚至价位上,都以国内消费者需求为前提,是符合“本土化”的产品。曾经以销售马爹利、芝华士等全球洋酒品牌而知名的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施格兰公司中国大众市场业务拓展总经理唐成曾经表示,“过去是国内消费者追捧洋货,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洋酒也必须主动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洋葡萄酒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不仅带来了品质优、口感好的洋酒,还带来了国内消费者从未感受过的营销方式,短时间内,消费者对新奇营销方式的热情会很高,但从长远来看,国内营销团队对国内市场环境和运作模式相当熟悉,对国人的消费心理把握也比较到位,所以“本土化”的营销队伍更有利于市场开发。比如,美国葡萄酒“加州庄园”已经在苏州设立分装厂并在全国销售,其中不少销售人员就来自于长城、张裕等国内品牌,这批人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手法都是非常“中国特色”的。
洋葡萄酒品虽然具有较优的品质、口感等,但产品推广市场操作才是更重要的。目前,国内市场不少洋葡萄酒品牌已经从“不帮助经销商运作市场、不承担市场风险”的独立运作模式转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深度助销”的厂商“双赢”模式,企业对经销商在广告支持、策略支持、终端支持、促销支持等。其中建立“形象店”和区域办事处,派出市场专员配合当地经销商进行市场维护及深度开发等做法,和国内白酒企业的营销手法甚似,对国内市场运作具有积极意义。
芝华士的喝芝华士兑绿茶和百威的夜场攻略都是值得洋葡酒学习的国际品牌本土化运作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