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您所在的位置: 红酒客首页 > 葡萄酒资讯 行业报道 葡萄酒:2005增速最快的饮料酒

葡萄酒:2005增速最快的饮料酒

来源: 消费日报    作者: 消费日报    2006-06-05 11:21:00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第三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做了工作报告。

  2005年,是我国酿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年,王延才理事长在报告中列举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数字:

  从产量看,去年规模以上企业饮料酒(不含黄酒、果露酒)总产量达到3822.46万千升,同比增长7.84%。其中啤酒3061.56万千升,同比增长10.30%;白酒349.34万千升,同比增长15.00%;葡萄酒43.43万千升,同比增长25.40%;酒精368.13万千升,同比增长35.60%。

  从企业效益看,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33.47亿元,同比增长33.35%。其中啤酒35.63亿元,同比增长24.98%;白酒73.19亿元,同比增长25.69%;葡萄酒12.56亿元,同比增长58.78%;酒精6.25亿元,同比增长141.31%;黄酒3.38亿元,同比增长18.60%;果露酒2.45亿元,同比增长11.36%。

  从产品质量看,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抽查,白酒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8%,啤酒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5%,黄酒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9%,葡萄酒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2%。

  从对国家的贡献看,去年全行业上缴税金267.33亿元,同比增长14.51%。其中啤酒120.57亿元,同比增长11.38%;白酒117.58亿元,同比增长17.62%;葡萄酒12.07亿元,同比增长30.21%;酒精9.16亿元,同比增长47.29%;黄酒4.26亿元,同比增长12.70%;果露酒3.68亿元,同比增长6.23%。全年企业税利合计400.80亿元,同比增长20.17%。

  上述各项分酒种的经济指标,除果露酒的税收增幅是一位数外,其它指标的增长全都达到了两位数。这充分说明,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革,我国酿酒行业大部分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愈来愈强,竞争水平明显提高,行业发展日趋健康合理,在产量、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生产工艺装备、产品品牌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让我们再分酒种来看:

  啤酒行业,去年面对啤酒进口零关税、原料和能源大幅提价、“甲醛”风波等等不利因素,但是经过努力,各种难题得到化解,产量稳步增长,销售收入稳中有升,质量、品种的影响力日见明显,装备国产化程度发展较快,营销逐渐步入现代化管理的轨道。虽然进口啤酒降为零关税,但是国内市场并未受到国外啤酒的冲击,相反,2005年1-12月共出口啤酒14.69万KL,比上年增长4.04%;进口啤酒2.1万KL,比上年降低了21.28%。

  白酒行业经过几年的调整,首次呈现出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全行业产量净增34.64万千升,利润净增14.53亿元,税金净增117.58亿元,销售收入达722.65亿元,同比增长22.34%,净增110亿元。销售费用的增长率与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利润、税金增长率基本同步。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日益体现出来,从销售收入看,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沪州老窖、汾酒前五家企业的销售收入达351.28亿元,占到全行业的48.60%,前26家企业的销售收入达485.83亿元,占到全行业的67.22%。在前26家企业中,老名酒企业、优质酒企业占到70%,估计产量和销售收入应该占到近90%。这说明,老名牌的品牌优势、装备优势、质量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己经充分显现,并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黄酒行业自己讲,2005年的形势是:广告投入加大了,生产能力提升了,产品结构更新了,黄酒人才增多了,行业整合的力度加大了,获得奖项多了。去年一年,22家黄酒企业25个品牌的28个黄酒,获得了全国酒类产品安全诚信推荐品牌,有8家企业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免检产品证书,古越龙山绍兴酒有限公司和东风绍兴酒有限公司投入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费用,都有近亿元,获得了良好的回报。

  葡萄酒延续了近年来市场消费明显上升的势头,成为饮料酒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酒种,如果加上年报外企业的产量,预计去年产量接近50万千升。与2000年相比,2005年的利润总额增长了212.5%,税金总额增长了140%,销售收入增长了140%,资产总计从70.6亿元提高到139亿元,增长了96%。葡萄酒行业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利润率等主要经济指标,都高于其它酒种的平均水平,行业优势明显。果露酒的盈利能力也非常好。

  酒精行业在上一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2005年继续快速增长。去年11月份,国家发改委召集有关专家研讨生物能源生产代替品问题,建议全国生产车用乙醇150万吨,相信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飙升以及国内燃料酒精的逐步推广,我国燃料酒精市场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