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法国梅多克地区的拉菲酒庄(全名: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法文: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占地达178公顷(其中葡萄园区占地103公顷)。拉菲酒庄与相邻的木桐酒庄同是世界上最有钱,最有权势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职业,其名lafite取名自“la hite”,是中世纪南法方言,是小山丘的意思。
酒庄历史: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a·鲍尔(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公贵族也甘拜下风。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
拉菲酒庄在1234年时由gombaud de lafite持有。而在17世纪时,连带16世纪时建造的主屋一起卖给ségur家族。虽然葡萄株都在庄园四周,但jacques de ségur在1680年左右还是决定种植一个主要葡萄园。
在18世纪早期,ségur侯爵尼可拉斯·亚历山卓(nicolas-alexandre, marquis de ségur)改良了酿酒技术以及将他的酒介绍给欧洲上流社会。因为受到黎塞留主教的强力支持,他和拉菲酒庄分别被称为“葡萄酒王子”和“葡萄酒之王”。一直到18世纪底,拉菲酒庄的地位已然确立了。美国总统汤玛斯·杰佛逊曾经拜访过拉菲酒庄并成为其终生客户。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政治到来,在1794年6月30日,ségur家族因拉菲酒庄被转为公有财产而结束了其拥有权,而拉菲酒庄又在1797年被荷兰财团买走。
19世纪前半期,拉菲酒庄被掌握在vanlerberghe家族里,并进一步的提升其品质,包括伟大的1795,1798,和1818年份。
1868年8月8日,詹姆士·麦尔·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 james mayer rothschild)以440万法郎买下了拉菲酒庄并将其改名成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
然而,詹姆士男爵在买下酒庄后的三个月就死了,因此酒庄被他三个儿子alphonse、gustave和edmond分别继承。20世纪因为葡萄虫害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就像是一个成功与灾难的循环。
在第二次大战时,拉菲酒庄曾被德军占领,其酒窖也遭到严重的掠夺。
在他舅舅eric de rothschild之后,eacute lie de rothschild从1974年一直执掌酒庄到现在。
酒庄特点:
比起mouton rothschild(木桐·罗斯柴尔德酒庄)的开放与商业,低调封闭的拉菲堡像是一座与世隔绝的村庄,带着神秘的气氛;虽庄主在外地投资酒庄,也经常有世界各地的访客前来参观,但是拉菲堡不仅是家老式的资产阶级产业,而且更像是个古老的封建帝国。
严肃高雅的贵族身段
拉菲堡的葡萄酒也是这样的风格:很高雅,很贵族气,即使带着一点温柔也显得严肃谨慎,不带太多感情,总是保留着一点距离;像是抬着头,挺直了背,很难亲近的样子,需要等到酒成熟了以后才能感到她的精彩。不同于木桐的熟果与熏烤香,拉菲的招牌是铅笔芯、矿石与雪松。
广达100公顷的葡萄园主要位在村北的台地上,和圣·埃斯台夫村只隔着一条小溪谷,甚至有3公顷拉菲的葡萄园是位于圣·埃斯台夫村里。这边的砾石层非常深,而且颗粒也相当粗大,无疑是全梅多克最好的地段;另外,在木桐·罗斯柴尔德酒庄西面的“卡律阿德斯”也有大片的葡萄园。
现在种植的葡萄包括71%的赤霞珠(carbenet sauvignon),20%的梅洛(merlot),7%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以及2%的小维铎(petit verdot)。虽然在梅多克最顶级的酒庄中,拉菲的赤霞珠种植比例稍微低一点,但是实际添加的比例却相当高。梅洛葡萄很少躲过10%,在1994年甚至采用了100%的赤霞珠。
简单的传统酿造方式
现在拉菲酒庄还是采用木造的酒槽酿酒,通常是一星期的发酵加上两星期的泡皮,酿造方法相当简单,是传统的波尔多酿法。酿造完成的葡萄酒放入全新的橡木桶,在里卡多·博菲尔设计的圆形地下酒窖内进行一年半到两年的培养。特别地精选葡萄酒是拉菲酒庄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用来提高品质的主要方法。
无论年份好坏,每年仅有三分之一以内的酒得以选为拉菲正牌,其余酿成二军酒”卡律阿德斯”。拉菲从1874年就开始生产二军酒,是波尔多最早推出二军酒的酒庄之一。
在波亚克村里,有许多酒庄可以酿出比拉菲·罗斯柴尔德更浓的酒,但是如果要论均衡感与架构的严谨则非拉菲莫属。特别是拉菲如丝般紧密的单宁质感,不仅显出酒的细致风格,也筑起酒中坚固的基石;虽然口感并不特别涩,但耐久的潜力却不输另一家顶级酒庄拉图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