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世界”的葡萄酒,人们不得不赞叹新西兰的葡萄酒。
新西兰又被誉为“羊背上的国家”“长白云的故乡”,这个岛国除了拥有世界上最蓝的天空、没有污染的湖水和常年不化的冰山外,更因为在葡萄农、种植学家、本土和海外酿酒师共同努力下,近十几年来新西兰葡萄酒屡获国际大奖;其中尤以马尔堡(Marlborough)出产的白苏维翁成为葡萄酒世界一个典范,就如人们提及赤霞珠美乐混合就想到波尔多一样。
新西兰目前拥有六百多个酿酒商,葡萄种植面积2.5万公顷,2007年总产量为1.48亿升,占全球产量的0.5%。尽管出口量不到1亿升,但平均价格却达到6.11美元/升,仅次于法国。
新西兰是一个小国家,所有产品都是出口导向型。所以从开始生产葡萄酒之时,就得具备全球市场的思维。的确,尽管新西兰的国内葡萄酒市场也一直在增长,2007年更达到创纪录的5100万升,但其人均年葡萄酒消费量已经高达12.2升(是中国的24倍),再增长的空间极其有限。再由于所处地理和气候特点,使得新西兰葡萄的生长周期较长,大致两倍于澳大利亚。即使所酿造葡萄酒可能会有独特而完美的味道,但遇到浓雾和雨水的风险也会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六百多家酒厂的产量只相当于澳大利亚一家的原因。在运营上,这意味着成本会很高,所以大都企业会生产高档酒。这两大因素促成了今天新西兰葡萄酒在业内的定位。从一开始,新西兰就十分清醒地放弃了“新来者”比较容易进入的散装酒市场,只做中高档瓶装酒。例如在英国,新西兰所有葡萄酒都在10美元/升以上的市场,这部分市场大约占总体市场的25%,而新西兰就占据了其中的13%,并比同类酒价格高35%左右。
新西兰葡萄酒以优质、纯净和口味独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公认酿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白苏维翁葡萄酒。这种原产波尔多的葡萄品种,在新西兰栽培后增加了迷人的水果香气,占到其整个出口量的3/4。其他如酿造黑比诺(Pinot Noir)已声名鹊起赢得广泛赞誉,成为勃艮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而莎当妮(Chardonnay)、梅洛(Merlot)、灰比诺(Pinot Gris)等品种也有上佳表现。英国《Independent》杂志曾评价说,新西兰葡萄酒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平均质量”。
新西兰享有如此成就全得益于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自然环境。新西兰靠近地球最南端,两大岛屿从北到南的跨度1600多公里。长时间日照、凉爽的气候、纯净自然肥度适中的土壤,加上漫长的葡萄成熟期,使得新西兰适宜种植几乎所有品种的葡萄,酿造不同风格的葡萄酒。南岛东北端的马尔堡(Marlborough)、北岛中部东海岸的霍克斯湾(Hawkes Bay)和吉斯伯恩(Gisborne)是新西兰三大葡萄酒产区。尤其是马尔堡的盛产白苏维翁等葡萄酒,其产量占到全国一半以上,出口占到全国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