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产葡萄酒的,日本产的葡萄酒大多在北海道。
日本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和汽车闻名于世,它的清酒和烧酌也很有点名气。但如果说到葡萄酒,恐怕许多人就不敢对这个经济大国有过多恭维。日本栽培葡萄的历史传说是源于公元718年的山梨县,当时那里开始栽培葡萄,可能也会生产出了葡萄酒。真正有文献记载的是在16世纪,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抵达日本后将带来的葡萄牙葡萄酒作为礼物进献给当时日本的地方长官,随后,传教士们不仅继续运送葡萄酒到日本,还使用本地的葡萄混合酿造出了古老的shinshu葡萄酒。
日本葡萄酒几乎完全内销,出口量很少。这也是各国葡萄酒界对日本葡萄酒认识不多的原因之一。但是,日本目前葡萄酒年生产量在10万吨左右,产量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以世界之大而言,这样的排名似乎让人感到有点意外。
纬度较高和气候寒冷造成日本栽培酿酒葡萄难度大。主要葡萄酒产区是北海道、山形县、新泻县、山梨县、长野县、滋贺县、枥木县、京都、大阪、兵库县、宫崎县。此外,以前爱知县是一个葡萄酒生产大县,但今天那里几乎已经没有了葡萄酒生产。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本州的山梨县、长野县和隔海相望北海道。
在东京银座的繁华街头,我和朋友拐进一间大型综合商场,在地下一层店铺里,意外地看到一家葡萄酒铺面,拥挤的面积整整齐齐排满了世界名酒。其中不乏较为罕见的美国哈兰园、意大利的加雅和西班牙的维加等。 出于了解的原因,我们随便问了一下有无日本生产的葡萄酒,店员回答说曾经有过,后来下架了。没有多聊,断定由于品质的原因甚少有人光顾本土葡萄酒,尤其在银座这样挥金如土的高档区域,层次低一点的葡萄酒受到冷落是不奇怪的。
此后,我们沿海而上到仙台各地,均无缘一睹日本葡萄酒的芳踪。
到了北海道,终于看到了正宗的日本葡萄酒。
那是在洞爷湖附近昭和新山下的熊牧场商店里,我一眼瞄见柜台上“月浦”字样的瓶子,单凭经那色彩就可以断定是葡萄酒,遂请店员拿来验明正身。
瓶子上的酒标很简单,好像用毛笔画出来的一张人脸,鼻子、嘴巴、眼睛……肥厚的下巴连着一弯月牙。月浦二字在中央,猜想月浦应为当地地名。最下方的制造者用完全的中文字样标明:“有限会社洞爷湖农产制造”,果实酒。背标上也可以看出酒精度13度,而葡萄品种却完全不知道,只看到“原料葡萄:北海道洞爷湖町月浦产”字样。
这算是第一次遇到日本葡萄酒,在好奇心驱使下买了两支红酒,大约每支就一百多人民币,很便宜。当晚到登别温泉“第一龙本馆”酒店下榻,泡过温泉回房,迫不及待地打开一支,邀朋友杨荣在榻榻米上品尝起来。
也许因为有了期待,竟然对这支酒很失望。酒体非常轻薄,没有一点厚实的感觉,入口后亦无通常遇到的花香、果香、烟熏、皮革、青草这些愉悦的味道,至于说到余味,变化、层次等就更加欠奉了。难道北海道的葡萄酒就是这个样子?我望着那半瓶还未喝完的红色浆体,带着疑问进入了当晚的梦乡。
次日到小樽,这是一个以浪漫和怀旧著称的小城市。数年前我到过这里,这是第二次造访了。故对运河及周边不大的地方都还记忆犹新,也就不太感兴趣了,就慢慢朝“北一哨子馆”那条街逛去。在此之前我曾翻阅过日本葡萄酒的资料,说小樽的葡萄酒尤其是甜白葡萄酒颇有名气,还曾得到过天皇夫妇的特别青睐。就在这条街上有一家店铺,门面上书着“地酒”两个大字。毫无疑问这里有北海道的葡萄酒——我一头钻了进去。
店里的确有很多地产酒,有清酒,还有各种果实酿造的果酒。当然葡萄酒占多数。有了昨天在熊牧场买酒的经验,我在琳琅满目的架子前较为慎重。不敢轻易出手。转身一看结帐的柜台那面竟然有试喝的几瓶酒开在那里,就趋前向包着头巾的北海道小妹要了一杯甜白。抿嘴一试觉得尚可,不敢说与法国阿尔萨斯或者卢瓦尔河谷及奥地利博艮兰晚收相比,但也有几分甜白酒的感觉,甚至更加甜几分。顺手拿过拼子欣赏,只见瓶身的酒标十分鲜艳,非常女性化。公司名称:北海道葡萄酒株式会社,地址:北海道小樽市朝里川温泉1丁目130番地 。细细品味,慢慢觉得口感就和葡萄汁一样,酒精度非常低,这样的酒很适合女性饮用,极受女性的青睐,是日本女性眼中顶级的葡萄酒品牌。尤其以日本北海道产“康尔早生”葡萄品种为主酿造的香甜玫瑰葡萄酒,其独特香味令人联想到葡萄与糖果的结合。浓郁的葡萄果香和清新的果酸达到了某种平衡。入口清爽、香甜,有着葡萄酸和浓郁的果香味。于女性而言,也许酸度与甜度恰到好处。
酿造小樽白葡萄酒的葡萄品种有“康尔早生”、“山葡萄”、“尼亚加拉”、“肯纳”等,这些品种全部是北海道所独有。我不知道天皇夫妇喜欢的是否是眼前这几支小樽产的甜白酒,但是说实话,在白葡萄酒里我只喜欢新西兰霍克湾区或者马尔伯勒区清冽的长相思,对甜白葡萄并不喜欢。我曾经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喝了N次大名鼎鼎的托卡伊?阿苏,对那支“世界百大”之一就是喜欢不起来。即便拿一瓶波尔多昂贵的贵腐酒摆在我面前,我也不敢保证自己的会情绪高涨。其原因就是那种甜腻腻的味道实在太缺乏大老爷的感觉,让人想起中国戏曲里男扮女装的一张粉脸,想起春节晚会那个穿苏格兰裙子的恶心的“明星”,一句话——没劲。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尝了两小杯店里免费的小樽甜白酒后,只挑了一支干白买下做纪念,便在店铺小姐那弓腰作揖的沙哟那拉声中施施然走出大门。
要说北海道葡萄酒的产量和名气,最大可能要数富良野和十胜川的池田。为了追寻北海道葡萄酒产地的轨迹,我们在北上游览大雪山国立公园的层云峡后绕了一个大圈,折返往南,经风光壮丽的“三国卡”直下十胜川。十胜川因为盛产稻麦、蔬菜以及奶酪产品而成为日本知名的粮仓。又因为十胜盛产红豆,颗颗饱满,是日本糕饼业者的最爱,因此十胜又有“甜点之乡”的称号。十胜还有全日本最大的牧场,草场上放牧着数以千计的奶牛。北海道的乳制品以细致浓郁香醇著名,深受消费者喜爱。
下午四点大巴直接开上位于一个小山丘上的池田葡萄酒城。前面建筑仿照欧洲中世纪古堡式样而建成的池田葡萄酒城堡建造于昭和年间。在昭和36年起池田一带开始栽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使这里成为国际知名的红酒故乡。
这座“酒城”实际上是一座类似欧洲古城的展场,里面展示了从种植葡萄到酿酒的过程,从生产到装瓶出厂,都有详细的介绍,还有多种的葡萄酒可供游客试喝。在旁边有两座红色屋顶的葡萄酒工厂,这里从葡萄采收后的压榨、发酵、贮酒、成熟分区制造,是一座道地道地的葡萄酒厂。城堡里的餐厅更进一步将葡萄与葡萄酒加入料理当中,把葡萄酒的香醇展现的淋漓尽致。池田葡萄酒厂从1963年开始制造葡萄酒,派员工远赴法国学习制造技术再结合自己栽培酸味十足的葡萄,制作出许多口碑商品。 在葡萄酒城的背面就是葡萄酒工厂、葡萄园与展示工场等,均开放参观。
昭和20年(1945年)下半年,十胜地区自然灾害接连发生。昭和27年.第一次十胜湾地震袭击池田町,次年又灾害频发,雪上加霜,且严寒连续两年降临池田町,引起当年农业减产。为了摆脱这种农业困境,池田町才开始栽培葡萄和制造葡萄酒。
在当时的町长(丸谷金宝)在提案书中这样写道:“秋天,野山葡萄满山遍野,果实累累;冬天在寒冷的池田町也应该可以栽培葡萄。本地区有大面积的山地没有开发、可以利用,增加农业所得。”
根据